通常心得喜歡隔了一陣子再寫

總有種,過了三個禮拜一個月

還記得什麼,才是從劇中真正得到的東西

 

今天,

離第一次看HEDWIG這齣戲一個月

離最後一次看HEDWIG兩個星期吧

 

很想拋開金烔完

單純的寫一寫對這齣戲的感覺

 

比起之前看過所有的舞台劇

這次得真的很不一樣

第一次看這種跟觀眾互動很多的類型

 

簡單的舞台

四個樂手 兩個演員 兩個小時 台下大概估計滿場可以有五百位的觀眾

就這樣完成了一齣舞台劇

 

覺得很不可思議

也覺得簡單中,又帶著許多巧思...

 

之前因為劇情,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

發現台灣也有演過HEDWIG中文版

點開視頻一看...

但是光開場 就令我無法聽下去

精緻度是無法比較的

更不用說唱功、服裝、整體設計那樣

 

好像有些歪掉了呢~

畢竟台灣對舞台投入的資金本來就不是普通得少

所以一樣一起撇開硬體技術或唱功、演員巴拉巴拉這些吧

 

以劇情來說

真的覺得這人是個可憐蛋

一生中的兩個男人都拋棄了他

 

以自述的口吻,緩緩道來她的故事

不過我想在現實中遇見他,只會覺得是個瘋女人吧(笑

戲劇中有笑有哭

第一次看的時後,

隨著她笑、隨著她哭

但是看了第二次、第三次...

卻覺得原本笑的地方 並不該笑得

笑得越開心,代表這角色後來的生活越悲苦

也代表著講述的當下 是多麼的貶低她自己

多麼得把自己當成笑話...

眼淚看越多次掉得越多

因為不捨,覺得她傻

 

劇情是用插述法的

一開始以tear me down開場

有著霸氣、高傲的姿態

藐視眾人,

是阿 她是主角...

他可以這樣!

後面~

一邊講著她怎麼便成變性人

Tommy卻穿插在其中

一邊唱著the origin of love

卻覺得是個經歷滿滿風霜的人,唱出來的口吻

更覺得有些什麼強烈的感覺,

在第二首歌,其實眼眶就已經濕潤

第三首,是個曲子聽起來節奏輕快開心的歌

但實際上歌詞的意思,是被逼迫、是慘忍的

遇見了他生命中第一個男人,

那年輕的少年,以為給與他自由、一輩子幸福的人....

sugar daddy唱的歡快,

或許大家的重點會放在與觀眾互動的瞬間,

但現在想想,這真的不是個該笑的時間,不是嗎?

反而在知道曲子背後的意思以後,

覺得是令人深思的橋段...

 

歌曲一首一首接著,劇情一步一步往下走

講到了他與tommy相識、相愛、沉醉其中...

第一次看時,也就順著他所說的劇情深陷他們的甜蜜之中

但在看第二次時,覺得刺眼、無奈

每每到那橋段 都很想拉開兩人

撥開兩人說叫他別傻了...

但這當然不可能  (太入戲了嘛 XD

眼淚反而在這段應該甜蜜的地方,掉得快

因為越是甜蜜,可以了解到給她的傷,越痛...

後面

劇情也到了"安排"該給觀眾悲傷的地方

只是讓人覺得這個人真的很可惜、很可憐...

跟一開始那樣的高傲比較...

一切一切都是遮掩她已經受傷的心、真正自己的偽裝

但這時候眼淚反而不掉了

會覺得那樣掙扎的時間心疼她

不過也就只是心疼、酸酸的

 

其實到了後面,

另一個可憐默默的角色,更吸引人的注意

是原本一直在旁邊合音的YITZHAK

一樣是一個為了追求自由、夢想,

卻又犧牲了自己的人

與HEDWIG相似 又好像沒有那麼悲慘

他運氣比HEDWIG好了一些吧

畢竟HEDWIG終究不是那個傷人傷己的人

HEDWIG愈限制住、愈嘲笑YITZHAK

好像愈像自己是個像YITZHAK一樣的人

雖然表面光鮮亮麗,是主角,但內心並沒有比YITZHAK過得舒坦,

甚至應該更疲憊、更是傷痕

看他在"虐待"(這詞這樣用好像過了些,但的確有點像)YITZHAK時,

其實傷害得更是自己的心吧...

凸顯這個角色的一個目的

我想更重要的在於凸顯最後HEDWIG解開束縛是放自己

YITZHAK的確是一片很重要的綠葉、重要的花托?

 

音樂劇的版本的故事應該就在這裡結束了

聽說電影版本或原著好像更長來著

 

HEDWIG解放了自己,

消失在舞台

其實還真的是很令人好奇與擔心

這樣的人太可惜、太多的故事

背後留下太多得無奈、難過、放棄...

脫掉假髮與束縛,應該是代表脫下束縛,解放自己

可是看的時後,又好像不是那種如是重負的感覺

很想給他一個擁抱,給他一些勇氣

給他一些力量、給他滿滿的愛

 

總體來說

不能撇開金烔完的說可以一看再看

因為我的確是因為金烔完看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

 

至於一次都沒看過的,

到也是推薦去看看這樣的內容

跟前一陣子很紅的同性戀話題很搭吧

去看看,不管是對這議題有正反意見的

應該也都會有更多的想法吧...

 

畢竟自己之前是個不太心這議題的人

不敢說去了解了什麼  但好像也多想了一些

覺得就是因為多看了幾次

可以看到、想到更多細節吧

可以得到更多的感觸吧

 

 

 

 

 

arrow
arrow

    wanlo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